4月23日,中国质量新闻发布“2022年度中国主流车市可靠性评价指数”(以下简称“评价指数”)。数据显示,豪华品牌、自主品牌可靠性均有明显提升,合资品牌超过半数得分较2021年下降。其中,雷克萨斯品牌可靠性评价指数保持第一,宝马品牌上升四个台阶位列第二;日系合资品牌一汽丰田、东风本田、东风日产成为合资品牌三驾马车,位列前三;自主品牌中哈弗仍然位列第一,红旗品牌垫底。
坚持“客观、科学、权威”三大原则
(资料图片)
中国质量报刊社副社长刘佳表示,基于“客观、科学、权威”三大原则,“2022年度我国主流车市可靠性评价指数”依据千万条汽车维修大数据统计,并在去年发布的中国主流车市汽车可靠性研究算法模型基础上,软件多次迭代升级,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同时,统计结合中国质量新闻网2022年收到、核实并经过汽车专家论证确信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用户投诉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缺陷产品召回数据,使用回归分析等数理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的结论。报告在逾千万条汽车维修数据中,清洗出超过40万条有效汽车维修记录。样本覆盖我国大部分区域,具有普遍代表性。
据悉,“评价指数”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康锐教授担纲、中国质量报刊社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频道团队、上海乐意行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团队、专家万春雷等,从发动机总成、底盘传动系统、底盘转向系统、底盘制动系统、底盘悬架系统、车身及电子系统多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可靠性研究。
清洗千万条数据,坚持三个“剔除”
对于指数统计数据,上海乐意行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蹇鹏说,纳入统计的数据为经过清洗后的有效样本数量包括约121万条车辆维修记录、约263万条故障记录、平均每个品牌不低于4万条维修记录和8万条故障记录。
根据数据质量,最终选取32个品牌进行指数计算。其中,豪华品牌9个,分别是奔驰、宝马、奥迪、捷豹、沃尔沃、路虎、雷克萨斯、保时捷和凯迪拉克;合资品牌12个,分别是一汽丰田、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斯柯达、别克、雪佛兰、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北京现代、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以及长安福特;自主品牌11个,它们是吉利、哈弗、奇瑞、广汽传祺、比亚迪、名爵、荣威、红旗、长安、领克、上汽通用五菱。
关于样本设定,蹇鹏表示,经过讨论,专家团队确定在全国范围内(除港澳台地区),以2022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维修记录、行驶里程50000-80000公里之间 (95%以上),剔除非正常使用工况,如车辆人为操作事故(例如碰撞)、意外(例如水浸);剔除因车辆自然老化,例如油漆、易损件老化,正常损耗(例如电池、轮胎、雨刮片)导致的维修;剔除常规保养。
自主品牌可靠性提升意义重大
中国质量新闻网将2022年各品牌得分与2021年进行比较,发现“两头稳定”,即评价指数在2021年表现良好的品牌在2022年度评价指数依然位居前列——雷克萨斯、哈弗依然在各自品牌阵营中稳定在第一位;一汽丰田上升两位,位居第一,东风日产在合资阵营中略有下降,排位第三;去年垫底的品牌比如豪华品牌中的保时捷、合资品牌中的一汽大众仍然垫底,红旗品牌从2021年度的倒数第二,今年则成为倒数第一。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康锐教授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全球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领头羊,自主品牌汽车可靠性水平的提升,将为中国整个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积累非常有益的经验。我们更希望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但在技术先进性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更要在性能可靠性方面能达到或超越全球汽车工业领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忽略名次大幅提升的品牌。宝马品牌上升四个台阶,直接由2021年的第五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二位,奔驰品牌亦提升五位。奔驰品牌、宝马品牌成为本次评价指数提升最为突出的明星品牌。
成熟技术与新兴技术融合阵痛难免
报告显示,与2021年评价指数相比,合资品牌可靠性呈下降状态。评价指数专家组成员万春雷说:“近年,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处于传统技术路线和新兴工艺技术理念路线高度重叠、快速迭代的特殊时期。在持续优化传统产品品质和有效强化新兴技术产品的稳定安全性方面,所有企业都在追随消费市场的需求而调整企业战略管理及更新技术路线,各大品牌力求在传统成熟优势工艺技术基础上融合新兴工艺技术,实现有序迭代和匹配市场潮流需求的双赢局面。”
他举例:“比如长城、五菱、宝马、雷克萨斯等国内外品牌在追随市场需求做智能电化升级的同时,更多维持发挥企业在传统制造过程中的历史经验,企业在走向智能电化产品迭代过渡期更趋于避免激进,留足了新技术、新工艺、新部件的研发期、验证期,力求传统与新兴技术融合更平稳过渡,实现更有综合技术品质安全保障的迭代发展结果。”
不过,“新兴工艺技术在为市场带来更具竞争力价值的同时,在大量电子电控电器电力核心组件参与产品功能性能实现过程中仍不得不面对在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方面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大部分传统汽车企业放弃过去产品迭代升级时采取整体开发的策略,把精力集中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模块式的迭代升级。这样,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必然需要时间。这是行业发展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相信随着各大企业共同努力,可以在传统机械和新兴工艺如智能技术方面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全新格局”。
(声明:未经授权,本数据不得引用或用于广告宣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