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妍君 广州报道
(资料图片)
由ChatGPT掀起的本轮人工智能应用热潮延伸至金融行业。
近期,兴证全球基金推出了AI资金交易机器人——智能交易员“兴宝”,成为首家将AI技术应用于资金交易领域的国内基金公司。
事实上,在AI大潮之下,从券商分析师AI分身,AI量化投资到再到AI资金交易机器人……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了适用于投资场景的AI产品。与此同时,以恒生电子为代表的金融软件服务商也在推动AI投研产品的落地。
自2016年以来,陆续有证券公司推出智能投顾服务、数字化创新实验室等智能化应用,将AI技术与运营、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业务深度结合已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基金公司也在做同样的尝试,甚至已将AI手段融入交易环节。ChatGPT的诞生更加速了这一进程。
“对于AI的应运,行业整体仍处在初始的探索阶段,业内正从各个方向思考如何借助AI技术,提升自身的运作效率与效果,其中比较积极的公司,已经开始尝试推出相关产品,有成功的案例,但失败的案例也不少。”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对于AI与交易的结合,该人士认为,资金交易对安全、稳定、准确等要素的要求极高,因此AI资金交易这类应用仍然需要防范数据、算法和算力等方面隐藏的风险。
AI+券商:需兼顾合规性
众所周知,ChatGPT的面世标志着AI的发展进入了通用人工智能(AGI)新时代,以“大模型”为基础的对话、写作、文生图等AI应用也开始影响证券公司的业态。
今年5月,券商分析师AI分身首次进入大众视野。
招商证券为其传媒首席分析师顾佳打造了AI数字分身。按照官方介绍,顾佳的AI分身,可以同时出现在路演现场、新闻发布会、研报解读、分析师电话会,以及任何客户需要的地方。
据了解,近年来,招商证券全面建设AI体系,其数字员工助手案例曾被引入《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实践报告及案例汇编(2022)》中。
与此同时,也有券商寻求外部合作以探索适用于券商业务的AI应用。
例如,5月18日,东吴证券与同花顺正式签约,双方将联合成立AI研究院,共同研发东吴证券-证券行业大模型。
中国银河于4月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已与多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AI公司进行合作,并在智能营销、智能投顾、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文档、身份识别等领域运用AI技术,后续会持续跟进最新的AI技术,扩展AI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
瞄准“AI+券商”场景的还有金融软件服务商。近日,有消息称,恒生电子或将推出定位于AI投研的数智金融新品。
此外,海外哥伦比亚大学近日联合上海纽约大学推出了金融大模型产品FinGPT。
在海外市场,已有投行将最新面世的GPT产品应用于财富管理业务。今年3月,在OpenAI在发布GPT-4之后,摩根士丹利方面表示,目前已经使用GPT-4技术将所有智库内容转化为更易于使用和操作的格式。据悉,摩根士丹利此前有300名顾问测试这款工具,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广泛推广。
AI 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券商各业务部门提高工作效率,也挖掘了更广泛的财富管理需求。
厚石天成投资总经理侯延军认为,AI在数据挖掘,算法,客户服务,工作效率等方面,未来在金融领域会有广泛的应用。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AI技术的实际落地仍然需要不断摸索。此外,券商在探索AI应用时如何兼顾合规性,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例如,分析师AI分身等虚拟数字人仍处于“监管空白”地带。
AI+资金交易:防范三大风险
相比之下,对于业务模式相对单一的基金公司来说,其对AI的诉求更为聚焦。近年来,部分基金公司已将AI与风控、研究、客户服务或是辅助决策相结合。最新趋势是,基金公司开始将AI技术应用于资金交易领域以及询价环节。
近期,兴证全球基金推出了AI资金交易机器人——智能交易员“兴宝”。目前,“兴宝”已正式在Qtrade平台上线。
据介绍,AI交易员不仅能通过关键要素的识别和提取、上下文逻辑的理解,主动发起提问确认,实时提取深层次意图,主动分布式发问,快速获取对手方意图,而且可以通过不断地问答交流,经过一系列的询价议价过程,完成对手方的询价需求采集,并将询价状态实时反馈给交易员,获取最终匹配交易反馈给交易员,和对手方确认后即可完成交易。
而今年3月,兴业基金自主研发的“兴小二”AI债券交易机器人也已上线,该公司成为首家在外汇交易中心iDeal平台上线智能询价机器人的公募基金公司。
“以前一直有机构在尝试AI与交易结合,更多是通过数据算法或者业务规则做人工智能的探索,近几个月以来,随着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能力兴起,这类探索再次变成了行业热点。”上述资深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在他看来,未来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内,机构对于AI与交易结合的尝试将不断增多。
这主要是因为,“AI技术,尤其是新一代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对于大部分行业都有影响,在交易领域,通过AI技术与算法,不断地深入投资交易的细节,比如机器人询价等,将人从简单重复甚至通识性的工作场景中解放出来,从而使得交易员能够更加专注的进行专业深挖。”
不过,他也谈到,AI目前更多是在通识性应用方面表现较好,但交易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由于数据源、训练场景等因素的限制,成功的案例还不多。AI的应用成功除了技术突破外,更需要大量的业务场景融合,只有通过场景技术融合的打磨和深入细化,才能真正做到AI技术的实际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资金交易对安全、稳定、准确等要素的要求极高,在与AI技术结合的过程中,仍然需要防范数据、算法和算力方面隐藏的风险。
上述资深业内人士详细谈到,首先,由于资金交易对于数据安全、准确的要求极高,在应用AI技术的过程中,数据基础的重要性排在第一位。AI本身不能解决数据准确的问题,所以需要基础的数据治理工作非常扎实,要先保证高质量的数据基础,包括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安全性等等。
其次,算法方面,通过AI人工智能可以做很多事情,但目前AI技术算法很多时候做的是数学概率的事情,人工智能还没有发展到跟人一样智能,因而会出现错误的结果。例如ChatGPT大模型,大部分时候都表现不错,但个别情况也会回答得不靠谱。而资金交易对于错误发生的容忍度极低,万分之一的概率都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于AI产生的结果进行复核或者多层识别就需要特别重视。
再次,算力方面,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于算力要求很高,动则数百亿、上千亿的参数,还需要大量训练。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如果直接借用百度、科大讯飞等公共大模型能力,就会涉及数据安全的问题,如果是自己独立部署与训练,又会面临投入产出比问题,如何做好公共算力与私有算力的平衡,是行业各家公司都要面临的问题。
此外,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将AI应用于交易环节,需要防范的风险在于交易的合规性,比如这类交易在兼顾效率的同时,是否考虑了交易的公平性。同时,也要注意防范系统性的风险,比如美国的量化投资占比较大,可能会出现由量化交易造成的踩踏事件,导致道指瞬间跌一千点等现象。这类风险需要重视。
AI能否替代主动型基金经理?
另一方面,市场较为关注的是,未来,AI是否有可能代替基金经理,进行自主投资?
“在量化投资中,AI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了投资决策环节,而主观多头,特别是价值投资使用该技术的案例相对较少。”止于至善投资基金经理何理指出,价值投资策略要想实现AI投资,需要具备深度的价值投资能力+先进的AI技术并理解该技术,两者结合才行,同时这个过程中可能要在研发上会付出大量的成本。
“chat GPT带火了AI,但机器学习等具体的AI技术早已在量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AI在量化和投资领域的应用已经不再是初始的阶段,现在已经日趋成熟了,只不过最新的算法和算力还是在不断的迭代过程中。长期来看,AI是很好的投资辅助工具之一,但未来AI不太可能完全替代人投资,只是会用AI的投资可能会替代不会用AI的投资。”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胡泊指出。
杨德龙也谈到,基金公司应用AI技术参与一些投资研究方面的辅助工作是可行的,因为AI应用确实能够省去很多人力,同时也有一些人工不具备的优势,比如数据运算能力强等等。但是完全替代人工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资本市场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人工进行判断,所以AI还不能完全替代人工。
在上述资深业内人士看来,AI技术能否成功应用于投资决策的关键环节取决于三个层面:一是技术可行性,哪些领域AI可以赋能,哪些环节AI技术相对成熟;二是社会可行性,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经理和研究员在哪些领域更愿意借助AI技术,哪些环节更容易实现AI赋能;三是投入产出比,很多AI应用都是创新项目,存在失败的概率,必须要考虑投入产出比。
“综合这三个方面考虑,目前看,在投资研究时,调研记录的整理、资讯内容的提炼、研报的撰写等,AI技术相对成熟一些,预计投研人员更愿意借助AI技术,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且成本投入不会很大,这些可以优先形成智能辅助工具,赋能投研增效。而具体的投资决策更多依赖基金经理的个人经验和能力,AI技术并不成熟,投资人员本身的意愿以及融合程度都很难确定,投入产出比更是难以衡量,所以AI在其中的参与度要慢很多。不过,量化投资有望是最先借助AI能力进行决策的领域。”他表示。
标签: